这份推荐书单,是本人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本科生讲授《刑法总论》《刑法分论》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本科生学习的特点制作的。基本的想法是:
第一,注重基础的夯实。由于本科教学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筑牢刑法知识的地基,故这里所列的书目以概论性质的居多,尽量不涉及专论;
第二,突出能力的培养。鉴于刑法学强烈的实践导向,特别推荐了若干案例汇集和案例分析方法类的书籍;
第三,激发思考的乐趣。在深化拓展部分,精选了若干既有一定深度又引人入胜,且具有思想性的论著;
第四,拓宽涉猎的视野。这份书单既有刑法教义学又涵盖犯罪学、刑法哲学,既有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经典教本,也有英美法系的名著,并尽量覆盖了我国刑法学界不同派别学者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陈璇,法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A岗)。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基础理论。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正当防卫:理念、学说与制度适用》《紧急权:体系建构与基本原理》、译著《目的行为论导论》。
作者著作推荐
陈璇教授的《紧急权:体系建构与基本原理》一书内容前沿,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论述深入,是我国在紧急权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紧急权是公民在紧急状态下所享有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可能会对他人法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因而紧急权的行使受到法律尤其是刑法的严格限制。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属于公民在紧急状态下实施的紧急权,如何正确行使, 这些法定的紧急权,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较大的争议。陈璇教授在该书中,立足于我国刑法和法律的规定,对紧急权进行了体系性的研讨,对于完善我国的紧急权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
——陈兴良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1947年1月生,1982年1月于吉林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到检察机关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副处长、处长;1991年5月起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厅副厅长......
书名:比较刑法研究(第二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编:时延安 定价:48 元 出版时间:2022-04......
出版年:2022年 4月